| | 留言人: 薯仔誠 主題: re:re:re:re:re:我為何不走? 留言日期: 8/25/2005 5:28:00 PM
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包袱,或選擇生活方式。鍾sir既然認為親情可貴,定當自得其樂。只要活得自由,心中富有,在那裡生活又何干呢?97問題也不就是轉眼已過?套用夫子當年為我班在和尚袋(書包)題句:萬事隨緣皆有味,一生知足不多求。願各學兄弟領略箇中真諦。
回上頁 | 主頁 | 搜尋
留言人: 陳明生 主題: re:re:我為何不走(一) 留言日期: 8/25/2005 1:42:00 PM
子莊校友: 關於移民問題,你曾發表很多獨到的見解,我不敢回應半句,因為我自愧沒有鍾嘉祥老師和鍾太那份高尚情操。至於信仰,若沒有個人經歷或內心的體驗,確又很難感受到祂的大能。我的犬兒穎康,讀了五年則師學位,只做了十八個月相關工作,有感於神的呼召,修讀神學三年,現在當了個傳道人。我初期感覺的是失望,後來想通了,便馴服上主的安排。
看哪!我站在門外叩門。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,我要進到他那裡去,我與他、他與我一同坐席。 (啟三:20)
你可會開門讓祂接觸你。
感謝主。
明生
回上頁 | 主頁 | 搜尋
留言人: 謝大俠 主題: re:re:re:re:我為何不走? 留言日期: 8/25/2005 12:12:00 PM
潔儀老師: 夠勇敢,能夠將家事和學生分享,誠熟難得,佩服,佩服。 透過網頁文章,對我們的鐘老師,又有重新的認識,很好。 "走與留",套用黃霑(前培成聖老師)歌辭一句,"難為正斜定分界"。我想各人嘟有自己的考慮。 工作又工作,30多年未常離港,只覺得花費於旅遊,不甚值得。 95年夏天,有機會到美加東西岸行了一轉,感受又是另有一番,至少個人的眼界開了。 有機會和彼岸的友人作生活體驗,見識,見識,對他們的生活,光景,及感受也明白得多。 共勉!
回上頁 | 主頁 | 搜尋
留言人: 子莊 主題: re:我為何不走(一) 留言日期: 8/25/2005 1:48:00 AM
Ms Chan: 看完妳這故事,熱淚盈眶;並對鍾Sir多了一份認識及尊敬。 以前他是我的初中體育老師,相對於其它學科,認識他的為人及性格,著實不多,這移民的故事娓娓道來,才知箇中一二。 文中說鍾Sir家翁晚年信主,才能承受喪子喪妻之痛。 我以前在教堂的佈道會常聽見證,當事人常說:「我的力量從何而來?我的力量從耶和華而來。」(詩篇) 然而,我心中疑惑,為什麼耶和華的力量如此大,可以讓人承擔世上的一切苦難,而不會怨天尤人?
回上頁 | 主頁 | 搜尋
留言人: 山河 主題: re:re:re:re:我為何不走? 留言日期: 8/25/2005 12:32:00 AM
miss chan 培聖有您這位好老師,正是對 明德至善 給我等學子最好的體教,在此向您致以誠心的敬意. 請繼續發放開心的火苗到此園地. 祝大家愉快.
回上頁 | 主頁 | 搜尋
留言人: Miss Chan 主題: re:re:re:我為何不走? 留言日期: 8/24/2005 1:30:00 AM
子莊校友: 當日,人心惶惶,我那有不想走之理。回想當天從澳洲領事館拿了表格回家後,剛填好一半,鍾Sir便回家,我興奮地告訴他好消息,他聽罷只說了一句:「即使申請成功,我也不會走,我父母怎麼辦?」之後,我也不說甚麼,便將表格擱在一旁。最後成功申請了居英權,因為不用走。鍾Sir侍奉雙親至孝,在香港只他一人,一位親友也沒有。多年來去旅行也不會超過五天,我們一向同住,家姑自76年先後中風三次,在家中最後五年,她患了老人痴呆、失禁和要坐輪椅,直至醫生建議她必須要入住護老院,鍾Sir才接受;但為了讓她得到較好的照顧,為她安排入住較貴的單人房。鍾Sir弟妹於70年代初便到美國讀書,長居當地,弟弟更已多年失去聯絡(最近終於找到他,但並無回來。),鍾Sir離去後五個月其母亦隨之。鍾Sir父親現年93歲,仍與我同住,由菲傭照顧,她在我家工作18年,看著我家興衰。由於家翁晚年信主,故才能承受喪子喪妻之痛。而我,除性格樂天知命外,陣容龐大的娘家、兒子、同學、同事、朋友和音樂便是我快樂的泉源! Miss Chan
回上頁 | 主頁 | 搜尋
留言人: 子莊 主題: re:re:老師們,我唔明?我講你知 留言日期: 8/23/2005 10:09:00 PM
簡直是《尋找他鄉的故事》的真實版! 中國人真是悲涼,外有強敵(日本),內有家賊(中國人),只有遠赴外邦,尋覓一時之平安。 中國人,何處是吾鄉? 還有,老師(Ms Chan),最後為何不走?留港建港?
回上頁 | 主頁 | 搜尋
留言人: 1977 大鼻 主題: re:re:老師們,我唔明?我講你知 留言日期: 8/20/2005 12:35:00 PM
多謝 Miss Chan 講解。
六四當年,身處遠方,從電視得知皮毛,回港之后,與眾交談,知其影嚮深切,惟亦未能切身心同感受,但政治所能帶來的恐懼,亦不難理解。
人生就是充滿十字路,良禽擇木,無可口非,惟愚弟子就是覺得,明天的路,就是要親身經過,才知好壞,而沒有選擇的另一條路是怎样的,可能永遠不會知道,可惜。
平常心,及時行樂,須易說難行,但畢竟是最有"经濟"效益的、最可取的心法。
共勉之。
回上頁 | 主頁 | 搜尋
留言人: Miss Chan 主題: re:老師們,我唔明?我講你知 留言日期: 8/20/2005 3:26:00 AM
套用陳夫子另一口頭禪「你唔明白世情」,以前培聖很多老師都畢業於台,所以一向親台。(這是我個人的感覺)六四事件後,香港人(特別是知識份子)都害怕97,下一代的教育都不知會面對如何的改變。當時有錢人家第一時間找顧問作投資移民,這是第一批最快走的。可惜教書先生一般收入只可以用穏定來形容,投資移民,談何容易? 但移民政策會不時修訂,記得當日廖文蕙老師(她前夫是醫生,極懼97,一天到晚想著移民,非常留意移民的政策,Miss Liu轉行做生意也因如此,因為根據計分法,醫生於加拿大是無分的。)告訴我澳洲剛改變移民計分法,需要大量教師;尤以中文、普通話、數學和理科,分數佔很高比例,由於該計分法只改了數天,知道的人並不多,故催促我快去取表格,我立刻告訴鍾Sir, 就這樣,很多老師都申請。當時申請情序並不複雜,甚至不用面試,只派人打電話來校找申請人,透過電話對話,認為英語對答無問題的便已批准,認為英語未符合的便叫你去英國文化協會讀某個英語課程,半年內拿到合格証書便可以批准申請。加拿大當時亦有一個移民類別給退休教師,我很多同事亦是那時申請的。當時教太極(政府認為能提高國民健康)亦是一門專門技能,佔很高分,,屬專業人士類別,所以很多老師就是剛好在那一個時期,那一個計分下成功申請澳洲或加拿大,並非校友們所想那麼複雜。
回上頁 | 主頁 | 搜尋
留言人: 子莊 主題: re:re:re:老師們,我唔明?(二之二) 留言日期: 8/20/2005 12:28:00 AM
多謝師兄相告,你畢業時,小弟還是個初中生。 請冒昧有這一問,因為以前中五時有一同班同學,渾名學長,也是姓馮的,他是我們班長,雖與他不大熟落,但他樂於助人,故留下深刻好感,時隔廿年,印象依然。他與當時班主任黃妙玲老師很是熟落,畢業後還時有聯絡。 不知他現時怎麼樣?
回上頁 | 主頁 | 搜尋
留言人: 馮錦禮 主題: re:re:re:re:老師們,我唔明?(二之一) 留言日期: 8/19/2005 10:27:00 PM
子莊校友, 我於1972年入培聖,78年畢業.
回上頁 | 主頁 | 搜尋
留言人: 子莊 主題: re:re:re:老師們,我唔明?(二之一) 留言日期: 8/19/2005 12:52:00 AM
馮校友: 多謝讚賞! 原來你是加拿大移民,難免對這題目那麼關注! 但你還沒有答我的問題,你是否1982年畢業的馮學長嗎?你會在九月回來,屆時可在留言網通知,小弟樂意聆聽移民心聲。可是小弟卻無能力移民!
回上頁 | 主頁 | 搜尋
留言人: 馮錦禮 主題: re:re:老師們,我唔明?(二之一) 留言日期: 8/17/2005 9:24:00 AM
子莊校友, 指正不敢當.有機會同學弟面談自當了解移民的心聱.閣下大情大性,對周遭事物亦有獨特觸角.加上文筆非凡,若能踏足新聞界,定必有一番作為.(職業病發作,一笑).有緣九月在港相見.
回上頁 | 主頁 | 搜尋
留言人: 黎俊光 主題: re:re:信仰政見不宜辯 留言日期: 8/17/2005 12:11:00 AM
擦出火花是好事,足見培聖仔思考獨立,更有泱泱大度。這平台是開放的,各持所見乃人之常情,民主的真義在我不贊同你但我尊重你。管見認為涉信仰或政見之事,不宜多議,蓋永無結果也!記得數年前回台作畢業25年之聚,竟有民進黨與國民黨誓不相見之事,吹漲!
回上頁 | 主頁 | 搜尋
留言人: 子莊 主題: re:老師們,我唔明?(二之一) 留言日期: 8/16/2005 11:37:00 PM
馮校友: 多謝指教! 若小弟言不及義,請各位校友見諒、包涵。 閣下名字略有印象,是否在1982年畢業?綽號為學長?
回上頁 | 主頁 | 搜尋
留言人: 馮鋪禮 主題: re:re:re:re:老師們,我唔明?(二) 留言日期: 8/16/2005 10:49:00 PM
子莊校友, 讀罷閣下之回應,心有戚然.言為心聲,實不能於發表之後招來反應,反指他人[對號入座].其次,絕對不應把德基兄之宗教信仰作為話柄.個人可有信奉與否的自由.閣下文思敏捷,才情橫溢.令各校友敬佩.希望子莊校友慎思再三.
回上頁 | 主頁 | 搜尋
留言人: 黎俊光 主題: re:re:re:re:re:re:老師們,我唔明?(一) 留言日期: 8/16/2005 10:49:00 PM
謝德基: 終於見到你寫中文了。 皇天之不純命兮,何百姓之震愆?民離散而相失兮,方仲春而東遷。去故鄉而就遠兮,遵江夏以流亡。出國門而軫懷兮,甲之鼁吾以行。發郢都而去閭兮,怊荒忽其焉極?楫齊揚以容與兮,哀見君而不再得!望長楸而太息兮,涕淫淫其若霰。過夏首而西浮兮,顧龍門而不見。心嬋媛而傷懷兮,眇不知其所蹠。 這篇哀郢倒有幾分黯然消神吧!不過子女成レ倒是於願足矣。 祝 身在加國之同學 百事可樂
回上頁 | 主頁 | 搜尋
留言人: 子莊 主題: re:re:re:老師們,我唔明?(二) 留言日期: 8/16/2005 2:11:00 PM
各位校友仁兄: 我只是發發牢騷,說說現象罷了,請不要過份敏感,對號入座。 這就是當年民運的英雄一樣,吾爾開希、柴玲、封從德、李琭等逃離中國,他們變得怎麼樣?王丹沒走,坐牢數年,落得個保外就醫,依然為中國民運奔馳。 有些人有使命、原則,有些人隨風駛俚,並不是要求人人要像前者一樣,亦無可能,只不過連譚校長亦會唱《披著羊皮的狼》,實在諷刺! 移民的不代表不愛國,沒移民的也不代表心擊家園,人的際遇不同,走的路也不一樣。既沒對錯,何須有怒?有的人,感謝主耶穌保守;但中國煤難,枉死頻仍,卻沒有恩賜,這是甚麼道理? 哈哈!送大家一首歌,開開心心吧! 「我知道你聽不到我的歌聲 你也看不到這世界 也許你不瞭解有多少願意關懷你的人們 或許你早已適應了黑暗的生存 或許你不願接受同情的滋潤 來自庸俗的人 我知道他聽得到我的歌聲他也看得清這世界 可是昨日的信仰已變成了過去狂熱猶存的余溫 人們歡聚在鬧市堻椔菄瑰O虹燈 破落的庭院的主人也成了回憶中 我們遺忘的人 有人因爲失去了生命而得到了不滅的永 有人爲了生存而出賣了他們可貴的靈魂 心中深處的天平上你的欲望與真理在鬥爭 曾經一度自許聰明的你 是個迷惑的人 哩………… 銅板的正面說這世界是清晨 銅板的反面說這世界是黃昏 聽 我的歌聲 地下道的牆上問著今天誰是盲聾 算命的老者受到無知人們過度的恩寵 空中傳來先知的話 他是否進入你耳中 潮汐與蟬聲傳來的訊息 一片朦朧 ﹝羅大佑•盲聾﹞
回上頁 | 主頁 | 搜尋
留言人: 陸國康 主題: re:老師們,我唔明? 留言日期: 8/16/2005 1:59:00 PM
香港地狹人多, 早年大學學位不足, 大學之後要繼續研習更感缺如, 海外升學自七十年代起年年增加, 留學生在海外適應了生活, 在彼邦落葉歸根不知凡幾, 加之六四、九七也令港人移民大增, 在外國生活稅重收入受局限及創業難, 近幾年來香港相對穩定, 回流的人也不少, 主要回流的是新近移民之商家, 重操故業總比在彼邦創業來得容易, 而剛完成學業的年青移民, 也因香港較易找工作及有多姿釆的夜生活而選擇回流, 留下來的多是喜歡平淡生活的所謂中產,早期的留學生與退休人士, 中國人的倫理觀念是喜歡一家團聚, 若兒女在他邦, 退休後與其在港無所事事, 何不一家人在一起弄孫為樂。
回上頁 | 主頁 | 搜尋
留言人: 1977 大鼻 主題: re:re:re:re:re:re:老師們,我唔明?(一) 留言日期: 8/16/2005 12:59:00 PM
德基兄, 絕對明白拔根非易,尤甚步入中年,經過多年奮鬥,就非事業有成,亦應平穩過活,拔根千里移遷,不是件容易的決定。憶94年我從英"拔根"回歸香江,當年壯志仍銳,十年人事,今天的我,已患了拔根恐懼症,想起也頭痛。
為人父母,為下一代爭取最好,实可理解。恭喜德基兄世侄們學業有成,可喜可喜。不是撥冷水,兒女債是一生一世的,平常心,可免過份勞心勞力。
三拾年不是,有幸當年 MTR 一遇相認,实為緣份。祝身心康健。
回上頁 | 主頁 | 搜尋
留言人: 謝德基(77) 主題: re:re:re:re:re:老師們,我唔明?(一) 留言日期: 8/16/2005 12:24:00 PM
基鵬兄言重, 錦禮兄言及六四,弟感受亦深, 敢問誰敢輕言拔根, 想各人均自有其因,
地鐵20年,身居避風塘,位居要職(一笑),一朝離開,萬萬個唔捨得,移居溫哥華,於彼岸重新開始,談何容易。
路是自己選,家人也支持,如鐘嘉祥老師71年所言,既是過河卒子惟有努力向前。
不覺已六年多,歧視,失望是常有,惟一切比想像中好,英文好一點,那末,機會便好一點。
明年今天,大兒子將會於UBC大學畢業(電腦工程),小兒子UBC大學三年級(電機工程).
簡言之,兒子學業有成,是我們的心願。
我們(我和太太)無期望,所以我們無失望,謝謝我們主耶穌基督。
共勉!!!
回上頁 | 主頁 | 搜尋
留言人: 1977 大鼻 主題: re:re:老師們,我唔明?(一) 留言日期: 8/16/2005 10:36:00 AM
子莊學兄,
身住彼邦=不愛國,不愛港? 恕小弟不能茍同。試問身處港国,真正(有別於只把愛港愛国四个字掛在咀边)愛港愛国,又有幾多人?
人在江湖,身不由己,种种因由,每事總有因有果。
人難分忠奸,事難別對錯,能問心無愧,清心渡日,己是難得。能為不易過的日子不多加添不必要的煩惱,福矣!
回上頁 | 主頁 | 搜尋
留言人: 馮錦禮 主題: re:re:re:re:老師們,我唔明?(一) 留言日期: 8/16/2005 10:05:00 AM
十六年前,坐在電視機前,目睹一幕幕驚心動魄的場面.危城告急,血洗京城.更令人齒冷的是,竟然有人厚顏說一個人都沒有死.自此以後,我的心已死.自愧未能如女媧煉石補青天.唯有遁跡海外,以求安身之所.至於是得是失,全在乎一己之心.心安則異地亦是樂園.我想老師們不是移民海外,留在故地要教授愛黨愛國教育亦甚艱難.自由空氣足勝黃金萬兩.
回上頁 | 主頁 | 搜尋
留言人: 1977 大鼻 主題: re:re:re:老師們,我唔明?(一) 留言日期: 8/16/2005 9:41:00 AM
基鵬学兄,
有些人為了更好的生活而移民海外,這可以理解。 有些人為了理想或自由而移民海外,亦無可口非。 但人生有得必有失,身處彼邦,午夜夢迴,思鄉(思親、思友)情懷,似若有所失,偶矣總會令人心(鼻)酸。
小弟亦曾寄居海外十多年,勞勞碌碌,但生活安定,有車有屋,惟總覺寄人簾下,香港始終給自己一个"家"(根)的感覺多一些。始終這是个人感受,並無對錯可言。
回上頁 | 主頁 | 搜尋
留言人: 吳基鵬 主題: re:re:老師們,我唔明?(一) 留言日期: 8/16/2005 7:54:00 AM
子莊兄: 中國人移民之風,自清末始。先有賣豬仔往金山掘金,或往加拿大起鐵路,一直發展下來,竟成了風土習俗。中國人這百年來愛遷移,於令尤烈。居於農村的千方百計的走到鄉鎮,居於鄉鎮的千方百計的走到城市,居於城市的千方百計的走到沿海的上海或廣東,上海或廣東的千方百計的走到香港,香港的要走到海外。為的是甚麼?這真是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大題目。
說到心擊家國,真的中正要害。我也不願多談,免傷和氣。
至於說「窮則留在香江,達則移民外邦!」,這只是閣下的論斷。以我們的德基兄為例,四,五份的兼職,每天朝六晚十,忙得要命。為了同學會,百忙中也要抽時間幫我忙,為的是不要讓這堛漲P學久等。或許你會說這是活該。假若你真的這樣想,我也只得認命。
縮小一點來說,或去或留只是個人意願,任何一個自由的地方都是任人去留的。只要不要像那個曾X成口叫人留港建港,但腳已溜了出去就成了。
海外生活,還不是一樣的工作,吃飯,睡覺,拉矢。只是不用時時給人提點愛國,日日要看心擊家國的宣傳片,常能保持一份安寧的心境罷了!
回上頁 | 主頁 | 搜尋
留言人: 子莊 主題: re:老師們,我唔明?(一) 留言日期: 8/16/2005 2:17:00 AM
我想是“人性”嘛! 古語有云:「人望高處,水向低流。」難道要他們(老師)心擊家國嗎? 讀過張系國的小說,誰都知道他描述台灣知青瘋狂到美國移民的情況(非法或合法),實在令人歎息、唏噓? 曾幾何時,有智者的話語告訴年青的我要愛國、愛民族、愛中華,說甚麼:「窮則獨善其身,達則兼善天下。」廿多年來,原來這句話真正意思應是:「窮則留在香江,達則移民外邦!」 「風急天高猿嘯哀,渚清沙白鳥飛迴。 無邊落木蕭蕭下,不盡長江滾滾來。 萬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獨登臺。 艱難苦恨繁霜鬢,潦倒新停濁酒杯。」(杜甫•登高) 杜甫的悲天憫人、憂國憂民的情懷那裡去了?
回上頁 | 主頁 | 搜尋
留言人: 培聖仔 主題: 老師們,我唔明? 留言日期: 8/16/2005 1:02:00 AM
從這網站得知,很多老師移民加澳,不知為何?
彼邦生活或比香港環境好,這可理解。不明的是,為何各老師会有同一想法,是巧合? 還是想法雷同? 或別有因由?
不明所以而巳,加上不久之將來,弟子亦介"功成身退"之年,萬望老師再加指引。敬安
回上頁 | 主頁 | 搜尋
|